理星(天津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菜单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公司动态 >控制哪些生产环节的温度以提高磷脂酰丝氨酸的稳定性?
公司动态

控制哪些生产环节的温度以提高磷脂酰丝氨酸的稳定性?

发表时间:2025-03-18

要提高磷脂酰丝氨酸的稳定性,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以下环节的温度:

一、原料储存与预处理

原料储存温度:磷脂酰丝氨酸的原料通常是从大豆、蛋黄等中提取,这些原料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下,一般建议在4-8℃左右,低温可以降低原料中酶的活性,减少脂质氧化等反应的发生,防止原料变质,从而保证它的稳定性。

原料预处理温度:在对原料进行提取前的预处理时,如粉碎、脱脂等操作,温度不宜过高。以大豆原料为例,粉碎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在 30℃以下,避免因粉碎产热导致原料中的磷脂酰丝氨酸发生降解或变性。脱脂过程通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,温度一般控制在40-50℃,温度过高会使其溶解度过高,增加后续分离纯化的难度,同时也可能影响其稳定性。

二、提取与分离

提取温度:提取磷脂酰丝氨酸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、酶法提取等。在溶剂提取法中,使用的溶剂如乙醇、氯仿等,提取温度一般控制在40-60℃。温度过低,提取效率低;温度过高,会使它的结构遭到破坏,影响其稳定性。酶法提取时,反应温度通常控制在40-50℃,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较高,能高效地将磷脂酰丝氨酸从原料中释放出来,同时又不会因温度过高导致其变性。

分离纯化温度:在分离纯化过程中,如采用柱层析、超滤等方法,温度也需要严格控制。柱层析时,洗脱液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5-30℃,避免温度波动对磷脂酰丝氨酸与层析柱填料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,确保分离效果和产品稳定性。超滤过程中,料液温度通常控制在30-40℃,防止因温度过高使它在超滤膜表面发生吸附或变性,影响产品的回收率和稳定性。

三、干燥与包装

干燥温度:提取分离得到的磷脂酰丝氨酸通常需要进行干燥处理,以去除溶剂和水分,便于储存和运输。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真空干燥、喷雾干燥等。真空干燥时,温度一般控制在50-60℃,在较低的压力下,水分能够快速蒸发,同时避免高温对它的破坏。喷雾干燥时,进风温度一般在150-180℃,出风温度在80-90℃,通过控制进风和出风温度,使磷脂酰丝氨酸在瞬间干燥,减少高温对其稳定性的影响。

包装温度:干燥后的磷脂酰丝氨酸在包装时,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-25℃左右,温度过高会使产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导致其吸湿变质;温度过低则可能使产品变得易碎,影响包装质量。此外,包装材料也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,防止外界空气、水分和光线对产品的影响,进一步提高磷脂酰丝氨酸的稳定性。

本文来源于理星(天津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enzymecode.com/